海南大学师生产学研走进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考察学习

发布时间:2022-05-1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万长华 2022-05-16 13:45:08     

       5月14日,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葛成军副院长/博导/实验室主任、冯丹 副教授/实验室成员;生态学博士付彦、李佳桐,环境工程硕士李昊森;管理学院助教杨青博士,校外农业硕导万长华、农业管理与农业发展硕士研究生周敏、王春宇、孙佳聪、黎金泽、秦荣鹏、史志凡、何俞均、许诺等一行15人到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留在陆地上的碧浪/以红树林为主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考察,先后参观了自然保护区展览馆和红树林步行栈道生态观光园及近距离了解红树植物、揭秘”水上森林”的神秘面纱现场面对面水上参观,就进一步加强校区合作,推动海南大学与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进行座谈交流,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对海南大学博硕团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历史沿革、保护区规模、职责使命、发展目标、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微信图片_20220516134026.jpg

微信图片_20220516134110.jpg


在座谈交流调研会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团队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讲解: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0年1月3日, 1986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面积3337.6公顷,红树林面积1771.08公顷;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20科36种,占全国的97%,海草2科4种、两栖类5科6种、爬行类6科13种、哺乳类7科9种、鸟类56科219种、鱼类61科165种、软体类58科151种、虾蟹类21科70种、昆虫类66科208种,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质量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全国示范保护区; 2019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单位”;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湾之一; 2012年被《森林与人类》杂志评为中国最美20处森林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516134206.jpg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东寨港红树林及其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的稀有性,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201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考察,对红树林保护工作给予肯定。2015年3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点赞东寨港红树林及生态保护工作。2018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东寨港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对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表示肯定。近年来,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寨港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点赞。主要工作如下:


(一)立法保护


2014年3月30日,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将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范围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同时建立巡护检查制度,严厉打击保护区内非法猎捕、捕捞、毁林占地等行为。《决定》的出台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


(二)环境整治


2013年8月以来,市财政投入1.5亿元关停、搬迁了9家养猪场,迁移55万只咸水鸭养殖场,拆除8家违规餐饮店、清理整顿20家非法采石场,拆除周边违章建筑22宗、2万平米;建设演丰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消除片区生活污水。


微信图片_20220516134333.jpg


(三)生态修复


2013年以来,由于受到团水虱、台风、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退化,保护区多方寻求对策措施,通过退塘还林、滩涂造林、灾后修复等模式开展红树林修复工作。 2013年至今共清退养殖塘5776亩,修复红树林4523亩,新增红树林4731亩(退塘还林3260亩,滩涂造林1471亩),累计投入总计3.99亿元。其中主要有2013年实施道学退塘还林还湿工程,投入5500万元,退塘还林还湿2355亩,新增红树林960亩,该工程是当时我国红树林保护中规模最大的退塘还林还湿工程;2018年实施博度片区养殖塘退塘还林还湿项目,投入1.7亿元,退塘还林还湿886亩,新造红树林面积350亩;2019年实施江东片区首个生态修复工程“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投入6771万元,退塘还林还湿面积2535亩,新增红树林1950亩。2020年实施“湿地修复与资源保护项目”(蓝色海湾项目),投资6205万元,修复红树林2083亩,新增红树林726亩。为加强红树林保护,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2022年谋划推进海南东寨港(三江湾)项目,总投资27881万元,计划退塘还湿面积2680亩,新造红树林面积1600亩,修复现有红树林6100亩。该项目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葛成军副院长/博导会上介绍说海大生态与环境学院今年有7个博士毕业。(详细介绍了毕业生的学业学习情况)海南大学与省外高校的差距也在缩小,变化很大。2019年生态与环境学院领域才40多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100多人。就海大现在生态环境保护,跟一般的211高校没有多大的差别,甚至师资结构跟国内的985高校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海大生态与环境学院杨小波教授/实验室成员、李东海教授/实验室成员、外国语学院黄丽芹教授、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陈玉凯、韩胜丁教授也先后在东寨港红树林物种取样调研过,再加上这几年这个“蓝碳”的问题,所以说海大与保护区科研合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做很多课题的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工作。


管理学院杨青博士/助教老师与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负责领导人就周边建设的美丽乡村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在保护区的美丽乡村,归属当地海口市区镇管理,东寨港保护区就是不给其他人进去,更不能在里面作业,属于省管。里面的村庄都已经搬出来了。这个红树林长在海水与陆地的交界处,所以我们保护区就管理岸边与水湿地这块。村庄就由区镇来管。这么多年的保护治理,我们并不是说保护就是不让你来了,我们要从生态效益转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利用好保护好这个环境,开发旅游,开发我们的蓝碳,碳交易,保护我们的鸟类、植物种类。红树林,是稀有植物,一般的陆地生长不了,但固碳能力很强,防风固沙的能力很强,所以说我们要相信科学、有责任来保护好,保护我们的生态文明环境。又回到你说的村庄,打算投资打造周边红树林环绕的最美村庄。老百姓先有村庄后有保护区,老百姓会有很多的生活污水排放,不能让他们不排吧!我们保护区每年会花很多钱投放于治理保护,还不如把排些治理好的污水再排进来。第二个,把红树林围起来不让你进,但是回到家里,你吸着新鲜的空气、逛美景、他就有了这个漂亮的环境,享受我们乡村美,所以这样,我就把这个自然保护区,景区和村庄有机融合在一起,打造一个村庄景区融合一体化的美丽生态全域旅游。


生态学付彦博士(在读,博导葛成军教授)就生态试验区是否是人工种植红树林并进行科研与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分享交流: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域。核心区是不能进行人为活动的,是重点保护的地方。试验区主要是进行红树林的修复。试验区还有当地百姓的一些作业,养殖活动,这些人为活动不能一刀切,不然老百姓的生存就没办法解决了。我们让百姓的这些生产作业活动逐渐从红树林试验区退出来,然后逐步修复完善红树林,用来做科研、做项目。还有缓冲区,是村庄和保护区的这些地带。


生态与环境学院冯丹副教授/实验室成员也就学院有时侯需要做一些相关红树林科研项目,需要来东寨港自然保护区进行采样与进行一些科研工作进行了分享沟通交流,同时希望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与海南大学今后加强生态环境科研的紧密合作。


调研参观在欢声笑语中落幕:葛成军副院长/博导/实验室主任表示,海南大学作为海南最高学府,研究领域广、人才师资队伍强大、科技成果丰,覆盖农业方方面面,希望双方在健全交流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成果转化、推进项目落地等方面深化合作。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马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