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下午,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究院,在崖州区抱古村小学成功开展了以“院士村长助振兴,雨林科普润童心”为主题的首场自然教育公益活动。此次活动围绕蝴蝶生态科普与标本制作展开,是一项聚焦生态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新尝试。
图为:抱古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齐聚一堂,认真聆听蝴蝶生态知识讲座
活动伊始,授课老师围绕蝴蝶的生命周期、物种多样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生动的图文讲解。现场配合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对热带雨林中那些绚丽的蝴蝶种类表现出极大兴趣。

图为:授课教师讲解蝴蝶种类图谱,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图为:教师现场指导蝴蝶标本制作,孩子们全神贯注,积极参与
随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动手尝试蝴蝶标本的制作流程。从识别蝴蝶种类到固定展翅形态,再到最后装框封存,整个过程严谨有序,孩子们在动手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图为:每位学生都举起自己的“自然作品”
本次活动是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士村长”团队首次尝试将自然科普教育引入乡村小学课堂,并计划每月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内容将涵盖雨林生物、动植物保护、自然写作与美育等多个主题,构建常态化的乡村自然教育机制。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联合更多科研单位和公益机构,持续把大学优质资源输送到基层学校,“希望这颗科学与自然的种子,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一份静水深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