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入学年份 |
论文题目 |
学科专业 |
导师姓名 |
1 |
黄贞 |
女 |
2015 |
丙酮溶物对橡胶臭氧老化性能影响 |
材料工程 |
廖建和 |
2 |
李心悦 |
女 |
2015 |
原子层沉积辅助制备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材料工程 |
王桂振 |
3 |
楼晓鸣 |
男 |
2015 |
Nb12O29型M-Nb-O系列新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
材料工程 |
林春富 |
4 |
唐顺祥 |
男 |
2015 |
浮法玻璃下开口泡形成机理研究 |
材料工程 |
姜宏 |
5 |
王侃 |
男 |
2015 |
碳包铁系磁性纳米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 |
材料工程 |
王桂振 |
6 |
魏博 |
男 |
2015 |
单极脉冲溅射制备C、N掺杂Ti-O薄膜及其性能研究:利用气相碳氮源 |
材料工程 |
文峰 |
7 |
吴杰 |
男 |
2015 |
白炭黑负载黄原酸盐硫化促进剂对天然橡胶的硫化促进作用研究 |
材料工程 |
汪志芬 |
8 |
徐智超 |
男 |
2015 |
BN 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材料工程 |
陈拥军 |
9 |
詹伟涛 |
男 |
2015 |
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的羟基含量和形态与“脆性”(“Fragility”)和组态熵演变的研究 |
材料工程 |
姜宏 |
10 |
张弨 |
男 |
2015 |
无有机添加剂的莫来石多孔陶瓷制备工艺的探索 |
材料工程 |
陈拥军 |
11 |
张阳 |
男 |
2015 |
激光熔覆CoNiCrAlY格栅结构的刮削性能研究 |
材料工程 |
李建保、陈拥军 |
12 |
张志娥 |
女 |
2015 |
天然胶乳初加工过程组分与结构变化的研究 |
材料工程 |
廖双泉 |
13 |
赵晟 |
男 |
2015 |
防蓝光镀膜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材料工程 |
姜宏 |
14 |
陈骞骞 |
男 |
2015 |
椰壳活性炭的制备、磺化及催化反应研究 |
化学工程 |
杨建新 |
15 |
陈子玉 |
女 |
2015 |
ZnO基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化学工程 |
潘勤鹤 |
16 |
冯慧 |
女 |
2015 |
聚羧酸减水剂与海南乐东海口地区石粉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
化学工程 |
潘莉莎 |
17 |
李建辉 |
男 |
2015 |
室温条件下制备酰胺/α-酮酰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化学工程 |
唐敏、王博 |
18 |
李凯 |
男 |
2015 |
发芽糙米的铁生物强化及其抗氧化能力评估 |
化学工程 |
罗盛旭、胡广林 |
19 |
李天峰 |
男 |
2015 |
氮化硼纳米管增韧氮化硅及其机制的研究 |
化学工程 |
陈拥军 |
20 |
李玉 |
女 |
2015 |
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用于仿生防污涂层的研究 |
化学工程 |
汪国庆 |
21 |
刘群 |
女 |
2015 |
超疏水亲油不锈钢网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
化学工程 |
潘勤鹤 |
22 |
吕菊 |
女 |
2015 |
液喷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吸油性能研究 |
化学工程 |
尹学琼 |
23 |
邱碧宁 |
女 |
2015 |
pH 响应性双重载药磁性微胶囊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 |
化学工程 |
尹学琼 |
24 |
王孟 |
女 |
2015 |
黎药裸花紫珠止血消毒剂的研制 |
化学工程 |
刘平怀 |
25 |
邢建博 |
男 |
2015 |
碳模板法制备介孔氧化锌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 |
化学工程 |
潘勤鹤 |
26 |
姚凯 |
男 |
2015 |
碳掺杂ZnO薄膜及可见光催化氮合成氨研究 |
化学工程 |
熊春荣 |
27 |
张悦 |
女 |
2015 |
无催化剂条件下醛氧成酸和改造吲哚化合物提高生物活性目的的研究 |
化学工程 |
刘钟馨、王博 |
28 |
赵心宇 |
女 |
2015 |
Ugi-Alg/SiO2的协同作用及其对Pickering 乳液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
化学工程 |
李嘉诚 |
29 |
赵震宇 |
男 |
2015 |
抗氧化活性微藻选育、扩大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研究开发 |
化学工程 |
刘平怀 |
30 |
朱俊杰 |
男 |
2015 |
大青叶抵御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
化学工程 |
徐静 |
31 |
李玉龙 |
男 |
2015 |
维格列汀的质量研究 |
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
潘勤鹤 |
32 |
陈伟鹏 |
男 |
2015 |
功能水凝胶及其形貌控制方法的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郝万军 |
33 |
高海星 |
男 |
2015 |
基于钴酸镍的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催化甲醇的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曹阳、涂进春 |
34 |
何楠 |
男 |
2015 |
硫氧镁泡沫水泥复合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郝万军 |
35 |
胡磊 |
男 |
2015 |
Ti-Nb-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林春富、李建保 |
36 |
雷根珠 |
女 |
2015 |
国内外浓缩胶乳品质差异性分析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廖双泉 |
37 |
李战营 |
男 |
2015 |
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增强及吸附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卢凌彬 |
38 |
马明月 |
女 |
2015 |
蛋白质和磷脂对浓缩天然胶乳成膜性能影响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廖双泉 |
39 |
冉佳佳 |
女 |
2015 |
高强度块体纳米石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李建林 |
40 |
邵林 |
男 |
2015 |
温度/pH双响应性海藻酸钠气凝胶的研究及其在载药领域的应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曹阳、卢凌彬 |
41 |
宋梓阳 |
男 |
2015 |
氧化钽—氧化钛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李长久 |
42 |
闫小宇 |
女 |
2015 |
海洋环境下微生物对聚氨酯清漆涂层的分解作用和腐蚀进程的影响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吴进怡 |
43 |
杨超 |
男 |
2015 |
铌酸钛储锂材料的改性与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林春富 |
44 |
杨帆 |
女 |
2015 |
无机钙钛矿及二维材料的理论设计及其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林仕伟 |
45 |
张俊平 |
女 |
2015 |
二维 TiO2 纳米片的制备、改性及电化学 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林仕伟 |
46 |
周权 |
男 |
2015 |
光解水半导体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林仕伟 |
47 |
陈立志 |
男 |
2015 |
椰子FatB3、LPAAT和KASI多基因载体构建及协同作用分析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李东栋 |
48 |
陈林倩 |
女 |
2015 |
富硒区芥菜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罗盛旭 |
49 |
胡佳丹 |
女 |
2015 |
生物法提取香蕉假茎纤维素及其性能分析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张玉苍 |
50 |
李成阳 |
男 |
2015 |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模板法合成及应用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王芙香 |
51 |
刘金芳 |
女 |
2015 |
锌生物强化对豇豆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和微量 元素的影响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熊春荣 |
52 |
吕巧强 |
男 |
2015 |
碳纳米管的改性及其与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潘莉莎 |
53 |
马莎莎 |
女 |
2015 |
丁香食品安全标准及其保健食品研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刘平怀 |
54 |
宋伟康 |
男 |
2015 |
叶托马尾藻及海葡萄多糖的提取、结构、抗氧化性以及藻渣吸附能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尹学琼 |
55 |
孙汝浩 |
男 |
2015 |
椰子胚乳中MADS-box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其功能验证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李东栋 |
56 |
唐琦 |
女 |
2015 |
豇豆在萌发过程中的铁生物强化与抗氧化性的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胡广林 |
57 |
王丹 |
男 |
2015 |
α-羰基酰胺的合成及其在转氨酶催化的双酶体系的应用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王博 |
58 |
杨浚艺 |
女 |
2015 |
机械化学法合成和后修饰分级孔 MOFs及其性质的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袁文兵 |
59 |
余赛西 |
女 |
2015 |
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的铁锌营养强化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胡广林 |
60 |
张洁 |
男 |
2015 |
甲壳素的液化及液化物基共混材料的制备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张玉苍 |
61 |
张雁飞 |
男 |
2015 |
海洋生物功能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张玉苍、何忠平 |
62 |
郑委 |
男 |
2015 |
基于荧光的高通量筛选转氨酶及Al3+选择性的荧光检测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王博 |
63 |
涂全 |
男 |
2014 |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限域效应的研究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潘勤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