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传感领域国际权威Top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影响因子: 9.221)上发表了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周阳教授的研究成果“Real-time Visualization of Efficient Nitroxyl (HNO) Releasing using Fluorescence Technique”(使用荧光技术实时可视化并有效地监测氢化亚硝酰(HNO)的释放)。海南大学为第一单位,海南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郭庆伟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019级本科生吴洋阳为论文第二作者,刘元元副教授和周阳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获得了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的支持。
![1ABF7](/__local/D/7D/C9/2367F6F4B41FEE862C8A755B078_9D7DC2C9_1ABF7.png?e=.png)
氢化亚硝酰(HNO)具有优良的化学、生物化学以及药理活性。经研究发现,HNO能在生理条件下起到血管扩张剂的作用,其被誉为能彻底治愈心力衰竭和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新秀之星。目前在所有的化学和生物系统中并不能直接观察到氢化亚硝酰(HNO)的释放,这限制了HNO在生物和药物活性上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阳教授课题组开发了N-羟基丹磺酰胺作为第一个荧光turn-off的HNO供体,该供体在有效释放HNO的同时能生成荧光turn-on的探针。
![12930](/__local/1/E6/FB/EDA954847171B26E08C4E108610_EA10A2F0_12930.png?e=.png)
![1820B](/__local/D/32/2D/91E618AF6D66E32C343B154782C_A2ACA0DA_1820B.png?e=.png)
![20EBA](/__local/8/82/CE/C4622141C6466430179F7793C92_AEF2C88D_20EBA.jpg?e=.jpg)
在生理条件下,观察到HNO释放的半周期为19.86分钟。同时根据荧光信号我们成功地监测到了HNO的释放浓度,其检测极限为~0.55μM。特别是,HNO的释放可以在没有任何HNO源消耗的情况下被监测。最后,我们也证实了N-羟基丹磺酰胺可以成功应用于细胞成像。因此,N-羟基丹磺酰胺作为新一代HNO供体可以通过实时荧光分析或基于成像的研究来监测HNO的动力学、剂量和部位方面的释放情况,为探索HNO生物学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7226F](/__local/8/7B/74/74F81B6B6BD8997B881866D6698_CA27F102_7226F.pn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