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宁教授团队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了题为“Selective extraction of uranium from seawater with biofouling-resistant polymeric peptide” 的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具有铀酰配位和海洋生物污损防控双重功能的聚合肽水凝胶海水提铀吸附剂材料。
铀资源是核工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资源,在核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核燃料铀资源的保障问题日渐凸显,要保障核能的长远发展,对非常规铀资源进行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海水中蕴藏着约45亿吨铀,是陆地已探明铀储量的上千倍。对海洋铀资源的有效获取,可以保证人类可持续的能源需求。然而,由于海洋环境极为复杂,海水中干扰金属离子众多、铀浓度低、生物污损严重,使得从海水中提取铀极为困难。围绕海水提铀领域现存关键问题,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水提铀团队开发出了具有铀酰配位和海水提铀双重功能的聚合肽水凝胶吸附剂材料PPH-OP,该吸附剂同时具备广谱、高效的海洋生物污损防控功能和对海洋中极低浓度铀酰离子的强亲和力、高选择性吸附功能,该工作为新型海水提铀吸附剂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67213、41966009、51775152、61761061016)等项目的支持。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袁益辉研究员和博士生于秋寒为并列第一作者,王宁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水提铀团队长期从事海水提铀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上。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1-007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