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项目与成果 >> 论文 >> 正文  
林学院邱梓轩课题组在Remote Sensing期刊发表论文
2021年06月06日 21:53 林学院  点击:[]

2021513日,《Remote Sensing》杂志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海南大学林学院邱梓轩课题组研究论文“Remote Sensing of Tropical Rainforest Biomass Changes in Hainan Island, China from 2003 to 2018”。《Remote Sensing》是中科院2Top SCI期刊,影响因子4.509。海南大学林学院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课题组成员林美智(研一林业硕士)和凌清萍(大三林学本科生)为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邱梓轩博士为该研究通讯作者。

邱梓轩课题组依托于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邱梓轩博士于20197月成为实验室骨干成员,已经以海南大学林学院为署名单位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Remote Sensing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篇(中科院1TOP 2篇,21篇)。

论文连接:https://doi.org/10.3390/rs13091696

 

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土地利用变化和大面积森林火灾导致全球生物量下降。森林生物量可以有效延缓二氧化碳的增加,研究热带雨林生物量固碳对准确评估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海南岛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世界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热带雨林结构复杂,生物量密度高,地面调查难度大、成本高、耗时长。遥感是一种很好的生物量估算监测方法。但是,在热带雨林中遥感估测均存在饱和现象,估算精度较低。

为了克服遥感估算热带雨林生物量的饱和现象,提高海南岛热带雨林空间分布估算的精度,邱梓轩课题组构建了海南热带雨林数据库(固定样地生物量数据库、林分年龄数据库、林地范围数据库、环境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及引入环境信息的热带雨林生物量估算模型。

 

研究发现,从2003年到2018年,各市县热带雨林生物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乐东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增长速度最快。海南岛热带雨林生物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南部地区。由于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北部和沿海地区的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在低海拔地区,大片的热带雨林已经被经济林所取代。

此外,从20032018年,海南岛除了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海市、万宁市和乐东黎族自治县以外,其余市县的有林地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海南岛热带雨林生物量的增加。其中,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影响最为严重。

20032018年,海南热带雨林生物量主要分布在海南中部山区和南部地区,包括琼中、五指山、白沙、长江、东方、乐东和屯昌,只有少数热带雨林分布在北部和沿海地区。而非林地面积很大,特别是在文昌沿海地区,海口市、定安县、澄迈县、临高县,三亚市,乐东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万宁市,靠近海岸线的地方。海南岛降雨量大的地区几乎没有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生物量高的地区适合增加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加强热带雨林的保护。因此,在三亚北部的城市,在保亭黎族和苗族自治县岭西部,五指山的南部、屯昌县的南部和定安县的南部都建议优先造林补植。

考虑到海南即将成为一个全球自由贸易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有效地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课题组未来的工作将考虑进一步完善海南热带雨林数据库,增加环境信息,以提高热带雨林生物量估算的准确性。并且,本研究可为在热带雨林的决策和管理中运用科技手段奠定基础。此外,人工热带雨林一直在建设中,海南的热带雨林面积却逐年减少,很难达到以前的生态水平。因此,建立热带雨林生态损失评价体系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址:海南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和复制本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