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低碳研究 >> 科学研究 >> 正文
    科学研究
    低碳发展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手段
    2015年07月09日 09:25

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于低碳发展达成了共识,我国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力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国际上的气候谈判已经进行20多年了,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达成实质性的成果,但是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就是绿色增长和能源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手段。这一点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做。”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说。

去年底,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2020年后的各自行动目标,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至28%的减排目标。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现在一共有20多个国家做出了减排承诺,预计到今年9月底,大部分国家都会提出行动方案。”李俊峰说。

如何在应对挑战中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能源转型势在必行。”李俊峰说。中国很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天然气资源等低碳能源。能源转型是绿色增长一个重大的机遇。

“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18000亿吨标准煤,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日照2200小时以上。在我国陆地60%的区域内光伏发电的效益很好。我国平均年云水资源约22万亿吨,每年可开发云水资源2800亿吨,相当于7个三峡水库。”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高级工程师申彦波说。

许多地区正在挖掘绿色能源的巨大潜力。江西省星子县海拔140多米的庐山区内,竖起了一排排白色大风车,随着叶片缓缓转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转化为清洁电能。这是江西省第3个开工建设的风电项目。去年星子县一年用电量3亿多千瓦时,风电发电量占整个县城用电量的三分之一。截至今年3月,大岭风电场累计发电量已达2.38亿千瓦时。“日前,国家能源局统计完毕‘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时。正是政策东风频吹使风电产业迎来‘第二春’。”江西中电投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义哲说。

陕西为绿色发展找到另一条路径。作为国家确定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之一,针对产业结构偏重和化石能源消费量大、碳排放持续增长的现实,陕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方面大力削减高耗能产业,一方面培育起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陕西关中地区完成削减燃煤1000万吨减量替代任务,燃煤消费首次实现了负增长。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科技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8%,全省非能源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能源工业13.4个百分点。在绿色转型机遇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旅游总收入增长18.1%,全省第三产业占比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36.4%。”陕西省发改委调研员纳新武说。

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每个人参与。近年来,公共自行车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环保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蹬自行车”和“刷步子”的出行方式渐趋流行。

陕西西安市民徐佳为家人办了3张公共自行车卡。“之前没有这么多公共自行车,经常为了方便打出租车。现在基本上地铁口、公交站点附近都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更加方便绿色出行。”徐佳说。

面对绿色消费潮,企业也开发出许多绿色产品适应市场需求。车企争先恐后推出新能源汽车,车展上更是出现上百款新能源汽车齐聚一堂的场景。记者在陕西比亚迪汽车生产厂试驾新能源车“秦”,发现新能源车的启动速度丝毫不差,动力也很充足。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将普通燃油出租车和一款e6电动出租车做了对比,燃油车每百公里耗油9升,电动车耗电36千瓦时,如此算来,普通燃油出租车每天支出费用324元,纯电动车只有77元。“更重要的是,电动车使用清洁能源,现在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贡献率很大,新能源车的推广可以保护环境,有效减排。”该负责人表示。

为了鼓励绿色消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实行各种优惠,包括购置税减免、免费牌照、不限行以及政府公车采购支持等一揽子计划。“陕西去年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1218辆,建成充电桩362个,甲醇汽车试点取得新进展,投运车辆140辆,道路气化工程也在顺利推进。”纳新武说。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提高了4倍多,销量比过去同期提高了近3倍。“我们去年一共销售了5510辆新能源车,相当于减少了近2万吨碳排放,等于种植了9900棵树。”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说。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15年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车表现异常抢眼,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生产27271辆,销售26581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

  
海南低碳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泰坚楼305室 邮编:570228
  • 电话:0898-66276232 15348842606 / 1807894976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