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政策推进走上快车道。记者了解到,近日,发改委网站设专栏公开发布PPP推介项目,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及运营。本次发布PPP项目共1043个,投资总计1.97万亿元。
本次公布的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所有项目都已明确项目所在地、所属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PPP模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据统计,项目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及兵团名下,政府参与方式包括财政补贴、投资补助、特许经营及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
今年4月份以来,政府层面推动PPP项目的力度和速度都明显增加。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5月份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对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广PPP进行详细部署;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再次发力推进PPP。
虽然政策层面力推社会资本进入,但一段时间以来PPP声势盖过实际效能。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称,目前全国范围内的PPP签约率仅在10%到20%之间。而对比来看,地方政府对PPP项目的推介显得"剃头挑子一头热","有的省份提出的PPP项目数量多,投资总量很大,我们也初步梳理,恐怕还有不少的项目不具备实施的条件。"罗国三说。此次项目库的发布,意在对各种项目进行规范,从中央层面提供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陈昌盛表示,目前民间资本进入PPP项目存在两方面主要问题,一是收益差、收益期限模糊;二是由于公益类项目建设期较长,民营资本普遍对项目的稳定性存在不信任。陈昌盛建议对民营资本和政府资本打包,进行利益捆绑化处理。
此外记者获悉,近日,,发改委还发布了由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第一批试点项目,项目包含黑龙江奋斗水库、浙江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安徽江巷水库、福建上白石水库等12个重大水利建设工程。据悉,第一批试点拟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国家层面将继续开展试点工程。
相关专家表示,虽然目前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但预计PPP模式的推广将进一步加速,各细分领域推广PPP模式的政策陆续落地将充当后续的催化剂。在供水、供暖、供气、保障房及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方面,已参与PPP项目的龙头公司将有望借力发展。管理学家PeterF.Drucker曾经指出:"政府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政府的确不能做、也不擅长社会或社区工作。"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汲取与分配应该以高效率的方式进行。政府负责政策制定与规划,而将政策执行落实于民间社区或私营部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长久以来的财政负担,又可将社区及民众力量引入公共服务的进程当中,以强化公民意识与社会认同感,同时提高了资源使用效能和建设、运营效率。因此,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PPP的研究具有现实积极的意义。不少专家表示PPP项目要良性运行,需要以下条件:
政府支持
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在PPP模式中公共民营合作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会随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政府的总体角色和责任--为大众提供最优质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却是始终不变的。PPP模式是提供公共设施或服务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但并不是对政府有效治理和决策的替代。在任何情况下,政府均应从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的立场出发,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组织招标,理顺各参与机构之间的权限和关系,降低项目总体风险等。
健全法律
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PPP项目的运作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对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在项目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进行明确界定,保护双方利益。在PPP模式下,项目设计、融资、运营、管理和维护等各个阶段都可以采纳公共民营合作,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参与双方进行有效约束,是最大限度发挥优势和弥补不足的有力保证。
专业人才
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的支持。PPP模式的运作广泛采用项目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进行结构融资,这需要比较复杂的法律、金融和财务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要求政策制定参与方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PPP交易流程,对项目的运作提供技术指导和相关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专业化的中介机构提供具体专业化的服务。